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转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
转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没想到我还能重见光明!太感谢了!”4月29日,在山东省眼科医院病房里,来自山东滨州的王先生激动地说,此次实施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无异给了他新生。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领扣型人工角膜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的第一例手术,其成功实施,意味着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拥有人工角膜产品的国家,此前被临床医生认为是“复明绝症”的角膜盲患者有了重见光明的机会。 王先生是一位勤奋要强的人,八个月前,因为一次意外,眼睛
转自新黄河
转自 新黄河
10月12日,广东省药监局官网更新信息显示,我国首个国产人工角膜“领扣型人工角膜”已经获得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此前被临床医生认为是“复明绝症”的角膜盲患者有了重见光明机会。 该人工角膜研发负责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学组组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对此表示:“真的来之不易”。 此款人工角膜是史伟云教授团队在参照美国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片型结合我国患者眼部特征,历时9年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预防青少年近视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4月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暨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视频会议,推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责任书,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和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改善亚健康,减少患病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开门六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提倡饮食上以清淡为宜。然而吃惯了重口味,想要减盐、减油、减糖,有何妙招呢? 减盐: 用定量盐勺,小心藏盐食物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孙正平指出,吃得太咸,可使血压升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那么该吃多
北极熊的屁股圆滚滚,尾巴短小得不太看得出来,它正在水边踱步……两个老男人趴在玻璃墙上看得入迷,一直看到眼泪都出来了。 他们,是替一个孩子看的。 7月15日凌晨,6岁小女孩菲菲(化名)因患脑干肿瘤去世。在她最后的日子里,父母艰难决定:既然女儿留不住,就把希望留给别人。菲菲留下了眼角膜、大脑和遗体。 24日,两位受捐人一起来到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看北极熊,这是小女孩最后的愿望。 3月下旬,丽水松阳,
你曾经是我的眼,如今离开,却把光明留在人间…… 一位盲人妈妈,叫任敏英 因忍受不了丈夫家暴选择离婚 从此与儿子刘世伟相依为命 双目失明让任敏英的生活异常艰辛 是儿子的陪伴让她挺过一次次难关 然而,在四年前 十五岁的儿子不幸被确诊为骨癌 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下 他积极配合治疗 数次与死神擦身而过 但遗憾的是 在2016年 无情的病魔依然夺走了 这位乐观男孩的生命 刘世伟离世之前 不忘回报社会曾
获捐心脏救性命,拟捐遗体暖泉城。6月24日中午,济南市市中区皇家花园酒店6楼宴会厅内真情涌动,“奏响凯歌——爱的接力赛”徐凯手术成功一周年感恩庆典在这里隆重举行。感恩庆典上,一年前接受心脏捐献移植重获新生的徐凯,一家三代四人同时登记遗体(角膜)捐献,200多人共同见证了这个神圣时刻,被这个家庭的大爱善举深深感动。 徐凯,1960年6月出生,2008年11月查出患有扩张型心脏病(简称扩心病),断断
4月1日上午,山东省暨济南市红十字会在山东福寿园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纪念广场,举行2017年清明节捐献者追思祈福暨遗体捐献纪念碑扩建竣工仪式。省、市红十字会、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追思会为扩建纪念碑揭幕,驻济各遗体接受单位、器官移植医院和组织库的负责人,来自全省17市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家属、红十字志愿者、医学院及医院代表、热心市民等共300余人参加活动。 为满足对更多捐献者的纪念,济
2017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目前角膜塑形镜验配相关问题,为了让广大近视患者深入了解角膜塑形镜,山东省眼科医院副院长高华教授接受济南电视台专访。 高华教授详细介绍了角膜塑形镜的原理以及适用人群,特别提醒广大近视患者,角膜塑形镜属于Ⅲ类医疗器械,必须到正规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验配。 山东省眼科医院副院长高华教授介绍角膜塑形镜工作原理 山东省眼科医院副院长高华教授介绍角膜塑形镜适应人
济南电视台专题报道了新疆小伙麦图迪失明六年后,在山东省眼科医院重获光明的事迹。 麦图迪在山东省眼科医院接受了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联合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手术由史伟云院长亲自操刀,本例手术系全国首例。 山东省眼科医院副院长王婷介绍麦图迪情况 山东省眼科医院为麦途迪进行检查 麦图迪见到让自己重现光明的史伟云院长,一度激动哽咽 史伟云院长与麦图迪亲切交谈
转自济南日报: 济南市民吴晓建认为:父母在世,子女理当竭尽全力减少他们的病痛,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起居。老人逝去,帮他们捐献角膜和遗体也是了却了他们一桩心愿;在提倡建立文明、和谐社会中符合厚养薄葬的精神,子女也尽了力。移风易俗,奉献爱心;破除“入土为安”陋习,“与其化作灰烬,不如留下光明”。捐献器官、捐献遗体是老人最后的志愿行为,逝者的高尚情操、逝者的灵魂、逝者的爱心将会永存。 帮父母完成遗愿
“捐给需要的人是我们两人的心愿” “捐献遗体,这是我们两人共同的心愿。”30日上午,79岁的千佛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卢美源为妻子张慧生做出了捐献角膜的决定。与卢美源一样,今年同样79岁的张慧生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退休前是千佛山医院特检科主任医师。 记者采访了解到,张慧生生前患有心律失常,血液在心房内淤滞,极易形成血栓。去年11月,血栓堵住了张慧生的大脑中动脉,造成其左侧肢体偏瘫。“今年上半年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四路372号
邮编:250021
电话:0531-81276111
咨询电话:0531-81276000
公众号
小程序